陸尊恩 Tsun-En Lu

A Kuyperian Commentary on Biblical Hermeneutics, Chinese Worlds, and Everything Else in a Biblical Perspective

圣徒有时绝望

“即便是有信心的圣徒,也有绝望的时候。”

“正是因为他相信神,

所以当他看着世界沈沦在罪恶里,他特别地感到沮丧。“


写于2005年10月西敏道硕第三年

目标:预备圣徒迎接可能来临的苦难,安慰在苦难中的圣徒。

读经:诗篇第十篇

  1. 耶和华啊,你为什么站在远处﹖在患难的时候为什么隐藏﹖
  2. 恶人在骄横中把困苦人追得火急;愿他们陷在自己所设的计谋里。
  3. 因为恶人以心愿自夸;贪财的背弃耶和华,并且轻慢他。
  4. 恶人面带骄傲,说:耶和华必不追究;他一切所想的都以为没有神。
  5. 凡他所做的,时常稳固;你的审判超过他的眼界。至于他一切的敌人,他都向他们喷气。
  6. 他心里说:我必不动摇,世世代代不遭灾难。
  7. 他满口是咒骂、诡诈、欺压,舌底是毒害、奸恶。
  8. 他在村庄埋伏等候;他在隐密处杀害无辜的人。他的眼睛窥探无倚无靠的人;
  9. 他埋伏在暗地,如狮子蹲在洞中。他埋伏,要掳去困苦人;他拉网,就把困苦人掳去。
  10. 他屈身蹲伏,无倚无靠的人就倒在他爪牙之下。
  11. 他心里说:神竟忘记了;他掩面永不观看。
  12. 耶和华啊,求你起来!神啊,求你举手,不要忘记困苦人!
  13. 恶人为何轻慢神,心里说:你必不追究﹖
  14. 其实你已经观看;因为奸恶毒害,你都看见了,为要以手施行报应。无倚无靠的人把自己交托你;你向来是帮助孤儿的。
  15. 愿你打断恶人的膀臂;至于坏人,愿你追究他的恶,直到净尽。
  16. 耶和华永永远远为王;外邦人从他的地已经灭绝了。
  17. 耶和华啊,谦卑人的心愿,你早已知道。你必预备他们的心,也必侧耳听他们的祈求,
  18. 为要给孤儿和受欺压的人伸冤,使强横的人不再威吓他们。

 

 

神啊!你在哪里?

 

今天我们一起来读诗篇。我刚信主的时候,我的辅导鼓励我读诗篇,因为我的辅导说,从诗篇可以学习怎样祷告。可是这不是一个很实际的建议,因为当我读诗篇的时候,我发现自己没有办法像诗篇里那样地祷告。为什么?因为诗篇里充满了负面的情绪:忿怒、怀疑、甚至咒诅。就像今天我们所读的诗篇第十篇一样。诗人祷告的第一句话说:「耶和华啊,你为什么站在远处﹖在患难的时候为什么隐藏﹖」你明白这个祷告吗?这不是我们在教会祷告会的时候会作的祷告。诗人来到神的面前,他的第一句话,不是赞美、不是感谢,也不是认罪,而是责备。诗人对他的神感到非常地失望,为什么失望呢?因为当他需要神的时候,神似乎站在远处;当这个世界需要神的时候,神却隐藏起来了。这不是一个敬拜的祷告,而是一个对神控告!诗人控告神什么呢?控告神在罪恶横行的时候,神却撒手不管。好像如果有一个女人在公园里,被坏人攻击,抢夺她的钱财,甚至被坏人强暴;但许许多多附近的路人看见这些恶行,却个个都躲开了。好像一个社会的犯罪率蒸蒸日上,天天听到谋杀、诈欺、偷盗的事,人民说:「政府在哪里?」政府却藏起来了。

(圖片:Arshile Gorky, “Dark Green Painting” (C. 1948). 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. http://artobserved.com/2009/10/go-see-philadelphia-arshile-gorky-at-philadelphia-museum-of-art-through-january-3-2010/)

(圖片:Arshile Gorky, “Dark Green Painting” (C. 1948). Philadelphia Museum of Art. http://artobserved.com/2009/10/go-see-philadelphia-arshile-gorky-at-philadelphia-museum-of-art-through-january-3-2010/)

九一一的那一天,我住在曼哈顿下城99 John Street,就在离World Trade Center只有六个blocks的地方。那一天早上我还在睡觉,我的室友听见外面一声巨响,他向蚱蜢一样地从床上跳起来。我们打开电视机,看见第一栋世贸大楼倒蹋,另一栋还冒着熊熊烈火。不到半个小时,我们又看见第二栋世贸大楼倒蹋,不敢相信这件事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。我身上还穿著睡衣,被警察强制撤离,街上都是白色的烟雾,人们仓皇地逃跑。我们走过布鲁克林大桥,我回头一看,从倒蹋的World Trade Center那里冒出极高的黑烟,好像一个巨大的黑色云柱冲到天空。在那一股熊熊烈火中,有两千多人死了。有企业家、银行的行员、餐馆的服务生、观光客、救火员、老人、年轻人、小孩、美国人、欧洲人、亚洲人、中国人、基督徒、回教徒,人们身上沾满白色的石绵粉尘,脸上充满惊恐。但这一切事发生的时候,似乎神只是静静地看着;这时候,你会不会问,神在哪里?好像诗人的话:「耶和华啊!在患难的时候为什么隐藏﹖

 

 

神为何在患难中隐藏?

 

是的。神似乎隐藏了。不!神根本就隐藏了。这是为什么诗人对神充满了失望、充满了忧伤。作恶的人为所欲为,无辜善良的人却没有受到保护。第五节说:「凡他(恶人)所做的,时常稳固。」这里「稳固」的意思,用英文看更清楚,是”prosper”:不只是稳固而已,而且日渐昌盛。第八节说:「他在隐密处杀害无辜的人。」第九节说:「他拉网,就把困苦人掳去。」第十节说:「他屈身蹲伏,无倚无靠的人就倒在他爪牙之下。」你回头再看一次第八节,那个无辜的人死了没有?死了!看第九节,那困苦人被掳去了没有?被掳去了!第十节,那无倚无靠的人倒下的没有?倒下了!好像一出悲剧,主角经历了一个又一个的苦难,不但得不到安慰,后来的苦难却是比之前的苦难还要更苦。我们总以为悲剧演到最后,总是要来一个喜剧收场吧?结果剧里的最后一幕,却是主角在痛苦中死去。此时,在诗人的祷告里,没有丝毫的盼望;他呼求神的拯救,却没有半点的响应;只有痛苦,只有绝望,只有呻吟:「耶和华啊,你为什么站在远处﹖在患难的时候为什么隐藏﹖

 

 

有信心的人也会经历绝望吗?

 

如果,我们听见教会有一个弟兄姊妹的祷告,是像诗篇第十篇这样的祷告,我们会怎么说他?如果我们看见一位弟兄或是姊妹,脸上带着愁容,口里说都是消极的话,我们会怎么劝他?我们一定会对他说:「你不要难过了!你要对神有信心啊!」我们的假设是,如果这个人对神有信心,他的思想怎么会这样的消极呢?如果他对神有信心,他怎么会质问上帝呢?我们常常以为,如果一个人有信心,他就永远不会沮丧。如果一个人有信心,他就应当常常都是喜乐的、充满斗志的。但是,我们错了。这个诗篇给我们一个相反的例子:即便是有信心的圣徒,也有绝望的时候。

其实,信心,不等于不会沮丧;信靠神,不等于不会忧伤;相反地,信心,使我们感到沮丧。这话怎么说呢?请看第四节,诗人论到那恶人的心态,恶人心里说:「耶和华必不追究」;「他一切所想的都以为没有神」。这里「耶和华必不追究」,也可以翻译成「神已经忘记了。」对恶人来说,神根本不存在;或着,即便神存在,祂也已经撒手不管了。在一个充满罪恶与苦难的世界里,人们很容易就会转向邪恶。人们常常为了逃避苦难,选择变成一个邪恶的人。俗话说,「人在江湖,身不由己。」「如果人人都在骗,我怎么能不骗呢?」「如果我不害人,人会害我。既然没有神,就不会有正义。我最好自己去争。」但诗人不是这些恶人,他还相信有神,也相信神还看顾,所以他还在祷告,也没有选择投奔罪恶。诗人的沮丧,是因为他活在一个没有正义的世界里,他虽然相信神,却看不见神出来维持正义。更清楚地说,正是因为他相信神,所以当他看着世界沈沦在罪恶里,他特别地感到沮丧;正是因为他相信神能拯救,所以当他听见人们在困苦中,他极其地感到失望。

但如果我们的心里没有神,我们就不会为罪恶与苦难感到难过。也许曾经难过过,但不知不觉地麻木了。人们打开电视,常常听见这个世上有罪恶、战争与饥荒,但人们越来越冷淡,宁可转台回到好莱坞电影的梦幻世界里。你看世上那些没有神的宗教家、哲学家与文学家们,他们会劝人说:「你有什么好难过的呢?这是轮常、这是自然、这是宿命,世界本来就是这个样子,本来就没有任何意义,你本来就不应该对它存有任何盼望,又有什么好失望的呢?」一个不信神的人,他的心在罪恶与苦难的世界里,只能变得越来越刚硬,越来越冷漠。如果有人受苦,他说,「又不是我受苦。」如果有人死去,他说,「哪里不死人?」因为,如果没有一颗对神的信心,我们并没有失望的真正理由

所以,信心,不等于不会沮丧,相反地,信心,教导我们学会怎样沮丧。基督徒活在这个世界上,因为对神有信心,所以心肠变得特别柔软。我们听见罪恶与苦难,我们的心肠撕裂,我们的眼泪汪汪。我们感到痛苦,因为我们相信在神管理的世界里,不应该是这样的。我们感到忧伤,因为我们尚未看到神的拯救。想一想,作为一个基督徒,当你看见一个罪恶正在发生,当你听见一个人正在受苦,你会为此感到难过吗?你不会会忍不住想为他祷告? Does it bother you when you witness a crime or suffering?

 

 

听基督绝望的祷告

 

我曾经去安宁病房探望一个癌症末期的病人。她并不是一个普通的病人,她是一位性格非常坚强、非常爱主的姊妹。从前在教会里,我常常听她作见证。她得了癌症之后,并没有向癌症投降。在与癌症搏斗的十年中,她仍然在工作,在教会服事,并且非常积极地传福音。常常有人去关心她,却反而被她积极乐观的态度鼓舞。许多教会的弟兄姊妹,都因着她的信心得到激励。她常常作见证说,「我最大的心愿,就是求主让我多活几年,直到带领我们全家人悔改信耶稣。」她的家人还没有信耶稣。但是,后来癌症扩散到全身,这位姊妹还是倒下了,住进了安宁病房。她的体重减轻,整个人骨瘦如柴。她全身的器官都减损不到百分之卅的功能,靠机器维持生命。他的儿子告诉我,母亲的信心很低落。他的儿子又告诉我,他的父亲在母亲生病的时候有了外遇,他父亲的情妇随时在等母亲过世。母亲已经不再笑,也不再求神医治她了。母亲只求神快快地将她接走。

我去探望她,在那个阴暗的房间里,她的皮肤因着器官衰竭变黑,她的表情衰弱而痛苦。她缓缓地打开眼睛,看着我,问我说:「尊恩,你好吗?」我不知道可以说什么。整个房间浸透在一种令人窒息的哀伤里。我回答说:「我很好,妳呢?」她没有回答我,但问我说:「你最近有什么灵修的心得?」那时候,我正在研读罗马书第七章到第八章,本来,那是一段讲苦难的经文,应该可以带给她安慰。但是,在那一刻,在那个房间里,我什么话都说不出来。我觉得,自己变得极其软弱。因为,我里面的喜乐,没有大到可以胜过她的哀伤。当这个受苦的女人,一切拥有的只是绝望时,我的脑海里已经无法涌出任何的安慰。我离开了。不久之后,神将这位母亲接走了。他的儿子告诉我,母亲在离世前的那几天,已经不再作什么祷告。但他的儿子最后说了一句感恩的话,他说,「感谢神,在我母亲几乎失去信心的时候接走了她。」

这个曾经大有信心的女人经历了绝望。什么是绝望?绝望是最深的痛苦的记号。没有一种苦难,比失去盼望更深刻地表达一个人所受的痛苦。姊妹生产的时候,痛不痛?很痛,但不一定很苦。因为还有盼望,就是痛过之后,会有一个属于她的婴孩。但有一种苦,是苦中之苦,就是在漫长的痛苦中,似乎再也看不到希望,再也不敢想象得救的快乐;这就是绝望的痛苦。中国人说,「哀,莫大于心死。」只有那些经历过极深的苦难的人,能够真正地明白绝望的意思。哥林多后书1:8,保罗在传福音的时候受到极大的迫害,他写信给哥林多教会说:「弟兄们,我们不要你们不晓得,我们从前在亚西亚遭遇苦难,被压太重,力不能胜,甚至连活命的指望都绝了。」如果绝望,是遭遇最深的苦难的记号,我们是不是终于可以明白,为什么耶稣基督在十字架上,会发出如此沮丧的吶喊:「我的神!我的神!你为什么离弃我?(太27:46」耶稣基督这个绝望的祷告,并不是告诉我们他在神面前失去了信心,而是告诉我们,他在那个似乎永无休止的十字架上,经历了人世间最痛苦的折磨!

 

 

基督是神对一切苦难的回答

 

我的神!我的神!你为什么离弃我?」基督的这句祷告原来出自诗篇22:1。就像诗篇10:1一样,「耶和华啊,你为什么站在远处﹖在患难的时候为什么隐藏﹖」这是一个绝望的祷告。其实,也唯有耶稣基督,最有资格用这样的诗篇来祷告。因为,这个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的受害者。没有一个人没有犯过罪,没有伤害过别人。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地在神面前说,「我是圣洁的,我是无辜的,我是受到逼迫的。神啊!你为什么离弃我?为什么不惩罚那些害我的人?」因为,唯有耶稣基督是这个世界最终极的受害者。诗篇第十篇第二节说:「恶人在骄横中把困苦人追得火急」谁被是那个被恶人追赶的困苦人?是基督!第八节:「他在隐密处杀害无辜的人。」谁是那个被杀害的无辜人?是基督!第九节说:「他拉网,就把困苦人掳去。」谁是那个被掳去的困苦人?是基督!第十节说:「他屈身蹲伏,无倚无靠的人就倒在他爪牙之下。」谁是那个无倚无靠地倒在爪牙之下的人?是基督!他完全地顺服神,他没有犯过罪,他为拯救这个世界的罪恶与苦难来到这个世界,这个世界却羞辱他、鞭打他,将他钉死在十字架上。在基督受苦的时候,神只是静静地站在远处看着;在十字架痛苦的深处,神隐藏了。神离开了基督,与他隔绝;因此基督发出绝望的吶喊:「我的神!我的神!你为什么离弃我?」其实,诗篇不是别人的祷告,而是基督的祷告。因为在路加福音24:44,主耶稣说:「摩西的律法、先知的书,和诗篇上所记的,凡指着我的话都必须应验。」

你想问,究竟为什么会有苦难,对不对?有人说是因为罪的关系。是的,苦难与罪恶有不能分割的关系。圣经记载第一个苦难是从罪恶进入这个世界以后才有的;在将来的新天新地里,当神除去一切的罪恶,也同时将一切的苦难挪去了。但是,圣经里从来没有正面的、清楚地,解释每一个苦难发生的理由。圣经也说,有许多无辜善良的人受苦,并不是因为他们特别的犯了什么罪。其实,神给这个苦难世界的答案,不是告诉我们为什么这些苦难会发生在我们身上,而是让祂的儿子耶稣基督,亲身经历这个世界最深的苦难

在你的一生之中,发生过最痛苦的事是什么?有人曾经失去最爱的亲人;有人曾经被迫放弃自己的理想;有人失去身体的器官;有人被恨他们的人羞辱虐待。如果你问神,「为什么会有这些苦难临到我?」神的答案,不一定是告诉你因为你作错了什么;神的答案是告诉你,「孩子,我明白你的痛苦,因为,我自己也曾经为你经历过这样的痛苦。」

 

 

为受苦的人祷告

 

是的。基督是我们一切苦难的答案。他明白我们一切的痛苦,他已经准备好要安慰我们。

就像基督在最深的痛苦中,向父神发出绝望的吶喊,让我们如今也在我们那小小的苦难中,也向基督倾倒我们一切的沮丧、失望,甚至忿怒。把你的痛苦带到基督的面前,不要害怕你的祷告不好,只怕你不祷告。不要害怕在神面前埋怨,也不要担心在神面前哭泣。因为,只有当我们将自己一切负面的情绪倾倒在神的怀抱里时,我们才能真正地重新拾回我们对神的信心与盼望。请读第十二节,诗人在他一切的失望沮丧之中,向神发出这样深沈的吶喊:「耶和华啊,求你起来!神啊,求你举手,不要忘记困苦人!」这样的祷告是十分大胆的,甚至是亵渎的。因为当诗人说,「耶和华啊,求你起来!」好像说神睡着了。那位保护以色列,也不打顿、也不睡觉的神,你是不是睡着了啊!醒一醒吧!求你起来吧!当诗人说:「神啊,求你举手不要忘记困苦人!」好像说神的手垂下来了,祂大能的膀臂没有力气了。祂的记忆衰退了,老朽昏庸了。神啊!振作一下吧!求你举手施行拯救!求你赶快想起我这个困苦的人!这难道不是一个亵渎的祷告吗?是的。但是神愿意我们这样地祷告,因为你看诗篇,神要将这样的祷告放在祂的圣经里。诗人虽然对神失望,诗人并不是没有信心。因为,即便他不明白神为什么让这些苦难临到,他仍然不放弃地向神呼求。

奇妙的是,当诗人将他一切痛苦的情绪倾倒在神面前,他的心境突然有了完全的改变,好像一下子从属灵的低谷飞进了高原。原来他觉得神站在远处,但第十四节说:「其实你已经观看。」原来他觉得神在患难中隐藏,但第十七节说:「你…必侧耳听他们的祈求。」原来他对神充满失望,但第十六节说:「耶和华永永远远为王。」这里发生了什么事?为什么诗人的心境产生这么大的转变?我想,这是因为他将痛苦倾倒给神之后,他的心才苏醒过来了。他想起神的信实与慈爱,他想起神的能力与拯救,他在绝望的里面重新燃起了盼望。为什么他能够这么快地燃起盼望?这事因为当他在感觉痛苦与失望的时候,他没有离开神,也没有去走恶人的道路;尽管他是痛苦的,他让自己在神的面前痛苦。他选择等候那位似乎暂时丢弃他的神,他也因此等到了神的安慰。

如果你还记得,在「十字架」那部纪录片里,有一位谢模善牧师。他说他在受到逼迫的时候,先作了十二年的劳改,后来又被人不断地批斗。看守的人不断地打他,拉着他的手铐,直到手铐陷入溃烂的皮肤。他感到极其地痛苦。他对主祷告说:「主啊!我跟随你已经到了这个地步,我没有办法再继续下去了。」他把墙上的灯卸了下来,把手铐靠着灯上的电,想用电来自杀。他正被电击的时候,外面的人喊着说:「不得了了,谢模善要自杀!」赶紧把他救下来。他被救下来了以后,晚上祷告,心里又恨又悔。此时,他想起主的话说:「孩子啊,我的恩典够你用的。孩子啊,我的恩典够你用的。」他又听到了第三次主说:「孩子啊,我的恩典够你用的。」谢模善的一生,一共作了廿三年的牢,但他始终没有离弃主。他所经历的,正是痛苦中的绝望。但是他没有在绝望中离开主,也就因此在主的面前重新得到安慰与盼望。

在杰里迈亚哀歌里也有一样的属灵经验。杰里迈亚哀歌第三章17~23,杰里迈亚先是绝望的哀叹,但叹息之后,他想起神的信实,又重新拾回了盼望。杰里迈亚对神这样说,「你使我远离平安,我忘记好处。我就说:「我的力量衰败,我在耶和华那里毫无指望。」耶和华啊,求你记念我,如茵蔯和苦胆的困苦窘迫。我心想念这些,就在里面忧闷。我想起这事,心里就有指望。我们不致消灭,是出于耶和华诸般的慈爱;是因他的怜悯,不致断绝。每早晨都是新的;你的诚实极其广大。我心里说:「耶和华是我的分;因此我要仰望祂。」」

这样,当我们受苦的时候,我们要先学会在基督面前叹息,然后才是呼求神的拯救。当我们的弟兄姊妹受苦的时候,我们要先学会与他们一同叹息。如果你的妻子或是丈夫正在受苦,有许多负面消极的情绪,你不要急着去责备他。甚至如果他的情绪是针对你来的,不要急着为自己辩护,而是让他先将他的情绪发泄出来。人在受苦的时候,也是灵里面特别软弱的时候,你要带领他到基督面前,在基督面前叹息,在基督面前哀哭,在基督面前呼求说:「主啊!我好苦!主啊!救我!」。因为基督自己在苦难中,也是这样地向他的父神叹息,在叹息里面呼求神的拯救。而如今,基督已经走过那最深的苦难,就是死亡,但父神也已经用复活的大能安慰他。因为基督从死里复活,一切再大的苦难都还有盼望。因为基督从死里复活,我们信靠他的人也要与他一同复活。在复活的时候,不再有罪恶,也不再有痛苦、死亡、悲哀。只要有基督,我们就不会被苦难完全击倒。如要有基督,我们就知道神总没有撇弃我们不顾。我们对基督的盼望会带来医治,也带来力量。我们千万不能因为受苦,就离开神,去走恶人的道路,因为罪恶不但不能真正减轻我们的痛苦,至终还会夺去我们得救的盼望。唯有基督,那位曾经为我们的罪恶受苦,又明白我们一切软弱的救主,唯有他,能聆听我们一切的忧伤,也能擦去我们一切的眼泪。让我们继续地仰望他,他必预备我们的心,也必侧耳听我们一切的祈祷。

现在让我们一起向主耶稣基督祷告。

(乔尔顿浸信会中文堂10/31/2005主日信息)

發表迴響

在下方填入你的資料或按右方圖示以社群網站登入:

WordPress.com 標誌

您的留言將使用 WordPress.com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Facebook照片

您的留言將使用 Facebook 帳號。 登出 /  變更 )

連結到 %s

資訊

This entry was posted on 22 八月, 2014 by in Biblical CounselingEverything ElseSermon and tagged , , , .

Enter your email address to follow this blog and receive notifications of new posts by email.

一起加入其他 2,137 位訂閱者的行列

Views

  • 31,686
%d 位部落客按了讚: